慢宋黄酒|张顺:打破千年规则的东方味觉新美学

文:Jane JIANG

点高端中餐想配本土好酒,却陷 “白酒烈、啤酒冲、葡萄酒不好搭” 的尴尬?提黄酒,还想着 “长辈热饮、低价厚重”?张顺和慢宋,恰恰戳中这痛点 —— 让千年黄酒变高端餐酒,更成中外米其林常客,用实力打破偏见。

慢宋/2020

慢宋 2020 清爽型黄酒

痛点:中餐缺 “灵魂酒”,他跳出葡萄酒圈 “蹚浑水”

1992 年在东京,张顺见法餐配葡萄酒、日料配清酒,中国餐桌的餐酒搭配,尚处在一片充满探索的蓝海。“黄酒千年历史,为啥不能当中餐灵魂伴侣?” 彼时已在葡萄酒领域站稳脚跟的他,偏要跳出舒适圈,扎进被 “低价内卷” 困住的黄酒行业 --市场上黄酒比着降价,18 元一瓶却无品质差异,“文化遗产不该只值这点钱”。

慢宋黄酒创始人张顺

慢宋酒庄创始人张顺

争议:为高端黄酒确立价值锚点

刚入行,张顺就对慢宋黄酒进行了价格定义:“做中国最好最贵黄酒,第一款卖 500 元!” 质疑瞬间涌来:“绍兴黄酒 500 元?一箱都难卖!” 与此同时,外界的质疑成了背景噪音,张顺和他的团队选择专注雕琢一瓶符合现代审美的酒。

但他没退。通过借鉴葡萄酒品鉴标准,先从原料 “反常规”:放弃糖分较高的糯米,优选东北大米酿造;并借鉴清酒的精米步合工艺,通过磨米去除杂质,“用精磨过的大米来酿造黄酒,就像好的葡萄酒,入口干净细腻,不容易头疼,才是高端样!” 为求品质,他自建农场:120 亩种专用大米,北京 160 亩培育有机冬小麦制曲,连田地都细分酿造,抠细节如做葡萄酒。

慢宋 清爽型黄酒

慢宋 清爽型黄酒

破局:17 度酒拿金奖,半数米其林店有它

2020 年,慢宋迎来转机。那年气温低,黄酒充分发酵至 17 度(酿造酒黄金度数),风味饱满。正读北大宋代美学的张顺,以此为 “毕业作业”,推出 “致敬苏东坡” 单一年份酒,获新加坡友人、法国品酒师盛赞。

更在香港 AWAC 评比中,慢宋搭和牛乌冬面,击败清酒、葡萄酒拿金奖。如今,慢宋已成高端中餐标配:国内超半数米其林、黑珍珠餐厅都有它,近期还与广州米其林 “彤堂序” 出联名款,成食客打卡必点。

张顺还打破 “黄酒热饮” 传统:“12-15 度冰饮最佳!” 冰饮锁住花果香,配粤菜鲜、淮扬菜淡、川菜醇都不抢戏。“慢宋・经典” 的轻盈、“珍藏” 的平衡、“大师封坛” 的层次,让喝惯葡萄酒的人惊艳:“黄酒竟能如此优雅!”

未来:将黄酒写入世界餐桌的品饮辞典

“不是我们说服餐厅,是他们终于有中国酒能接住菜了。” 东京米其林法餐用慢宋搭蓝龙虾,香港米其林中餐配脆皮鸡,国外中餐主厨主动求定制。张顺说:“慢宋不是刻意复古,是让黄酒流露东方美。”

从被质疑到成为米其林宠,慢宋证明:千年黄酒不用靠低价讨好市场。未来某天,或许在纽约、巴黎的中餐厅,服务员会问:“要配慢宋吗?它和中餐是绝配。” 而这,正是张顺的目标 —— 将中国黄酒分享给世界朋友、让中国黄酒成世界 “东方佳酿”。

(本文图片由慢宋黄酒提供)


Next
Next

传奇与远见的交汇:滴金酒庄 与 Mauro Colagreco 呈现限时盛宴「蜕变」